低温环境对锂电池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4-11-07
在低温环境下,电池内Li+的嵌脱过程会受到阻碍,长期低温充放电会导致内部可移动的Li+数量减少,部分Li+会被还原成锂金属,形成锂枝晶,沉积在负极表面,导致容量损失。电池负极沉积的锂枝晶逐渐生长可能会刺穿隔膜,导致内短路,加速寿命衰减。
通过变温试验舱模拟低温搁置环境,测试电池容量保持率、库仑效率、电化学阻抗谱(EIS)、充放电曲线、容量增量及微分电压曲线等特性参数,对电池的老化行为进行分析,探究低温搁置后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及老化机制。
1、 实验
1.1 实验材料
实验用软包装锂离子电池以LiFePO4为正极、石墨为负极,额定容量为10Ah,电压为2.30~3.65V,尺寸为8.3mm×113.0mm×146.0mm。电池测试平台由高低温试验舱、电池充放电测试仪组成。
1.2 实验方法
实验前,各样品先进行恒流-恒压(CC-CV)充电,即以1.00C充电至3.65V,转恒压充电至0.05C,再进行1.00C恒流(CC)放电至2.30V,循环3次,以评估电池的实际可用容量,并筛选出一致性较好[放电容量差异在±0.1Ah以内,直流内阻(DCR)差异在±3mΩ以内]的6只电池,分成低温实验组和常温对照组。上述充放电均在室温下进行。用 电池内阻测试仪分别夹到对应的电池正负极极耳,测量100%荷电状态(SOC)电池的DCR。
1.2.1 低温搁置和循环充放电测试
首先将试验舱的温度调至-40℃,将100%SOC的电池放入舱内,搁置12h,确保电池内部完全冷却;然后将试验舱的温度调至25℃,等待1h,以1.00C倍率将电池放电2.30V(记录充放电数据并作图分析),静置40min后,再在25℃下,将电池以CC-CV充电至3.65V(即100%SOC),截止电流为0.05C,完成一次循环。之后,将试验舱温度调至-40℃,重新将电池放入,开始下一次循环。上述循环操作重复15次。对照组充放电的步骤一致,但试验箱温度全程恒定为25℃。
为排除电池充放电是在相对低的温度下进行的可能,另外取新鲜电池-40℃搁置12h,将试验舱温度调至25℃,分别记录恢复室温20min、40min和60min后对应的电池放电容量。放电制度为以1.00C倍率将电池放电至2.30V。
1.2.2 低倍率充放电测试
循环测试后的电池,在室温下进行恒流(0. 04 C)充放电测试,电压为2. 30~3.65V,充放电交替期间,静置30min。
1.2.3 EIS测试
完成测试后的电池充电至100%SOC,再用电化学工作站进行 EIS 测试。
2、 结果与讨论
2.1 电池参数测试结果
各组的电池参数如表1所示。
2.2 电池老化特性分析
每组实验各取3只电池,各数据取平均值为排除电池充放电在较低温度下进行的可能,分别记录电池经低温搁置后恢复室温20min、40min和60min后的放电容量,分别为9.12Ah、9.98Ah和9.98Ah。
恢复室温40min和60min 的电池放电容量一致,说明实验中已经确保电池恢复至室温。所选电池在不同温度搁置后,由式(1)计算得到的容量保持曲线见图1。
式(1)中:Q为电池的放电容量保持率;Cp为电池当前状态下的放电容量;Ci为电池的初始容量。从图1可知:对照组的电池放电容量保持率基本无变化;而经过-40℃搁置的电池,放电容量保持率相较于对照组平均下降了2.04个百分点。首次低温搁置对电池的影响较明显,使容量保持率降低至97.44%,后续循环对容量保持率的影响相对不明显。
库仑效率是衡量锂离子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库仑效率越高,说明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越能有效地利用储存的能量,电池的寿命将会更长,性能将会更好。
为进一步探究低温搁置对电池放电能力的影响,通过式(2)计算得到低温搁置后的电池库仑效率,如图2所示。
式(2)中:P为电池的库仑效率;Cd为电池每次循环的放电容量;Cc为电池每次循环的充电容量。
从图2可知:对照组电池循环15次后的库仑效率为99.8%。性能较好;而经过-40℃搁置后,电池的首次库仑效率为97.4%,后续的库仑效率保持在99.8%左右,表明首次低温搁置对库仑效率造成了影响,而后续低温搁置的影响较小。这与容量保持率曲线呈现的规律相符。
电池容量下降的原因在于,低温搁置导致电池内部 Li+嵌脱困难,离子电导率降低,内阻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下降,放电困难,首次循环的库仑效率降低。由容量保持率及库仑效率可知,低温搁置对电池容量的影响,不会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进一步加深。这可能是由于电池首次低温搁置后,内部材料活性降低,内阻增加,放电能力减弱,导致放电容量下降。后续低温搁置不会加剧对内部材料活性的影响,室温环境和放电期间的产热使内部材料的活性有所恢复。
电池在-40℃搁置实验期间首次、第5次、第10次和第15次循环的充放电曲线见图3。从图3可知,首次低温搁置后,放电初期出现了电压下降的现象,放电电压降至 3. 16 V,然后回升至正常电压平台,完成放电过程。
这是因为电池经首次低温搁置后,内部部分材料还处于低温状态,活性较低,活性物质未能完全参与反应,反应速率下降,使电池的极化效应增强,内阻增加,导致放电初期电压下降;随着外界热量传入以及电池自身放电产热,内部活性物质得到激活,电池内阻降低,可恢复到正常放电电压平台继续放电。后续低温搁置未加剧对电池的影响,因此,电压下降幅度在正常范围内。
对-40℃搁置后的锂离子电池进行充放电,重复 15 次操作,研究低温搁置后的老化行为及内在机制。电池经低温搁置后,与对照组相比,平均容量保持率下降了2.04个百分点,首次库仑效率为97.4%,出现明显的老化。在放电初期,电池由于内阻增大,放电电压下降,然后恢复至正常水平。在低温搁置后,电池的阻抗上升,Rs增长率为16.18%,Rct也明显增大。这是因为低温降低了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速率,使Li+的嵌脱受阻,导致电池阻抗增大。基于dU/dQ曲线和dQ/dU曲线分析,低温搁置会导致放电容量的衰减,主要是因为活性物质和活性Li+的损失,以及电池内阻的增加。
北京低温环境试验服务找彭工136-9109-3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