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

工业和信息化部

“医疗装备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

零部件分会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测量控制设备及系统实验室

用户等级 高级用户

北京仪综所文物展柜气密性试验项目第三方检测机构

发布时间:2025-03-17

文物展柜的气密性试验是确保文物保存环境稳定和安全的重要环节。根据国家标准《GB/T 36110-2018 文物展柜密封性能及检测》方法进行测试。

一、根据展柜的换气率,可以评价展柜有如下等级

高密封展柜、密封展柜、一般展柜。

二、检测方法

气密性试验的核心是检测展柜的换气率,通常采用二氧化碳示踪气体浓度衰减法。

1、向展柜内注入已知浓度的二氧化碳,确保气体均匀分布。

2、在规定时间内(如24小时)定期测量展柜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

3、根据浓度衰减曲线计算换气率。

三、通用要求

1、展柜结构应尽可能密封,所有连接部位(如玻璃与框架、柜门与柜体)需密封良好。

2、密封材料(如密封胶条)应具备良好的弹性、耐老化性和密封性。

3、密封胶需采用双组分、中性固化结构胶,具有耐臭氧、耐紫外线等性能。

四、注意事项

1、定期检查:即使展柜在初期设计时达到良好的气密性,定期检查和维护也是必不可少的,以确保密封材料的有效性。

2、清洁与保养:定期清洁展柜内部和密封部位,避免对密封材料造成损害。

3、应急处理:发现气密性问题时,应迅速采取措施修复或更换密封材料。

五、文物保护装备领域CNAS认可能力范围

1、密闭性能试验

馆藏文物展藏 多功能展柜 技术要求 WW/T 0109—2020 5.4、6.4;

馆藏文物展藏 调湿储存柜 技术要求 WW/T 0108—2020 5.2、6.3;

文物展柜基本技术要求及检测 GB/T 36111-2018 4.7.2、5.6.1;

文物展柜密封性能及检测 GB/T 36110-2018。

2、外壳防护等级试验

馆藏文物展藏 多功能展柜 技术要求 WW/T 0109—2020 5.9.3、6.9.3;

馆藏文物展藏 调湿储存柜 技术要求 WW/T 0108—2020 5.6、6.7;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二氧化碳 WW/T 0106—2020 5.7、6.7;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光照度 WW/T 0105—2020 5.2.5、6.2.5;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基本要求 WW/T 0103—2020 4.3、5.3;

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装备 环境适应性试验方法 WW/T 0099—2020 5.8;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控制 净化调湿装置 WW/T 0096—2020 5.4.3、6.5.3;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 WW/T 0095—2020 5.2.7、6.8;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紫外线 WW/T 0094—2020 5.2.5、6.2.5;

3、可靠性试验

馆藏文物展藏 多功能展柜 技术要求 WW/T 0109—2020 5.11、6.11;

馆藏文物展藏 调湿储存柜 技术要求 WW/T 0108—2020 5.7、6.8;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二氧化碳 WW/T 0106—2020 5.10、6.10;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光照度 WW/T 0105—2020 5.2.8、6.2.8;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温湿度 WW/T 0104— 2020 5.2.9、6.2.9;

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装备 可靠性鉴定方法 WW/T 0097—2020;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控制 净化调湿装置 WW/T 0096—2020 5.7、6.8;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 WW/T 0095—2020 5.2.10、6.11;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紫外线 WW/T 0094—2020 5.2.8、6.2.8。

4、恒定湿热试验

馆藏文物展藏 调湿储存柜 技术要求 WW/T 0108—2020 5.5、6.6;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二氧化碳 WW/T 0106—2020 5.6、6.6;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光照度 WW/T 0105—2020 5.2.4、6.2.4;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温湿度 WW/T 0104—2020 5.2.4、6.2.4;

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装备 环境适应性试验方法 WW/T 0099—2020 5.4;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 WW/T 0095—2020 5.2.11、6.12;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紫外线 WW/T 0094—2020 5.2.4、6.2.4;

5、低温试验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二氧化碳 WW/T 0106—2020 5.5、6.5;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光照度 WW/T 0105—2020 5.2.3、6.2.3;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温湿度 WW/T 0104—2020 5.2.3、6.2.3;

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装备 环境适应性试验方法 WW/T 0099—2020 5.2;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 WW/T 0095—2020 5.2.4、6.5;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紫外线 WW/T 0094—2020 5.2.3、6.2.3。

6、高温试验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二氧化碳 WW/T 0106—2020 5.4、6.4;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光照度 WW/T 0105—2020 5.2.2、6.2.2;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温湿度 WW/T 0104—2020 5.2.2、6.2.2;

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装备 环境适应性试验方法 WW/T 0099—2020 5.3;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 WW/T 0095—2020 5.2.3、6.4;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紫外线 WW/T 0094—2020 5.2.2、6.2.2。

7、温度变化试验

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装备 环境适应性试验方法 WW/T 0099—2020 5.5。

8、振动试验

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装备 环境适应性试验方法 WW/T 0099—2020 5.6。

9、机械冲击试验

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装备 环境适应性试验方法 WW/T 0099—2020 5.7。

10、跌落试验

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装备 环境适应性试验方法 WW/T 0099—2020 5.7。

11、倾跌试验

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装备 环境适应性试验方法 WW/T 0099—2020 5.7。

12、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二氧化碳 WW/T 0106—2020 5.9、6.9;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光照度 WW/T 0105—2020 5.2.7、6.2.7;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温湿度 WW/T 0104—2020 5.2.8、6.2.8;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基本要求 WW/T 0103—2020 4.5.1、5.5.1;

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装备 环境适应性试验方法 WW/T 0099—2020 5.9;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控制 净化调湿装置 WW/T 0096— 2020 5.5.1、6.6.1;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 WW/T 0095—2020 5.2.9、6.10;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紫外线 WW/T 0094—2020 5.2.7、6.2.7。

13、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二氧化碳 WW/T 0106—2020 5.9、6.9;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光照度 WW/T 0105—2020 5.2.7、6.2.7;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温湿度 WW/T 0104—2020 5.2.8、6.2.8;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基本要求 WW/T 0103— 2020 4.5.2、5.5.2;

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装备 环境适应性试验方法 WW/T 0099—2020 5.10;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 WW/T 0095—2020 5.2.9、6.10;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控制 净化调湿装置 WW/T 0096— 2020 5.5.2、6.6.2;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紫外线 WW/T 0094—2020 5.2.7、6.2.7。

14、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装备 环境适应性试验方法 WW/T 0099—2020 5.11;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控制 净化调湿装置 WW/T 0096—2020 5.5.4、6.6.4;

15、浪涌(冲击)

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装备 环境适应性试验方法 WW/T 0099—2020 5.12;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控制 净化调湿装置 WW/T 0096—2020 5.5.5、6.6.5。

16、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装备 环境适应性试验方法 WW/T 0099—2020 5.13。

17、工频磁场抗扰度

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装备 环境适应性试验方法 WW/T 0099—2020 5.14。

18、辐射发射试验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二氧化碳 WW/T 0106—2020 5.9、6.9;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光照度 WW/T 0105—2020 5.2.7、6.2.7;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温湿度 WW/T 0104—2020 5.2.8、6.2.8;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控制 净化调湿装置 WW/T 0096—2020 5.5.3、6.6.3;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基本要求 WW/T 0103—2020 4.5.3、5.5.3;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 WW/T 0095—2020 5.2.9、6.10;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紫外线 WW/T 0094—2020 5.2.7、6.2.7。

19、绝缘电阻

馆藏文物展藏 多功能展柜 技术要求 WW/T 0109—2020 5.9.1、6.9.1;

馆藏文物展藏 调湿储存柜 技术要求 WW/T 0108—2020 5.3、6.4;

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装备 检查和例行试验导则 WW/T 0098—2020 5.2.2;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控制 净化调湿装置 WW/T 0096—2020 5.4.2、6.5.2。

20、绝缘强度试验

馆藏文物展藏 多功能展柜 技术要求 WW/T 0109—2020 5.9.2、6.9.2;

馆藏文物展藏 调湿储存柜 技术要求 WW/T 0108—2020 5.4、6.5;

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装备 检查和例行试验导则 WW/T 0098—2020 5.2.1;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控制 净化调湿装置 WW/T 0096—2020 5.4.1、6.5.1;

21、外观检查试验

馆藏文物展藏 多功能展柜 技术要求 WW/T 0109— 2020 5.12、6.12;

馆藏文物展藏 调湿储存柜 技术要求 WW/T 0108—2020 5.10、6.11;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二氧化碳 WW/T 0106—2020 5.12、6.12;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光照度 WW/T 0105— 2020 5.2.10、6.2.10;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温湿度 WW/T 0104—2020 5.2.10、6.2.10;

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装备 检查和例行试验导则 WW/T 0098—2020 5.1;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控制 净化调湿装置 WW/T 0096—2020 5.8、6.9;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 WW/T 0095—2020 5.2.11、6.12;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紫外线 WW/T 0094—2020 5.2.10、6.2.10。

21、安全性试验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二氧化碳 WW/T 0106—2020 5.8、6.8;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光照度 WW/T 0105—2020 5.2.6、6.2.6;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温湿度 WW/T 0104—2020 5.2.7、6.2.7;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基本要求 WW/T 0103—2020 4.4、5.4;

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装备 安全要求 WW/T 0100—2020;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 WW/T 0095—2020 5.2.8、6.9;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监测终端 紫外线 WW/T 0094—2020 5.2.6、6.2.6。

仪综所实验室是国内授权的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及应用协同工作平台联合实验室,具备先进的测试设备和科研条件,为各类博物馆、文物保护装备研发企业提供专业的检测技术服务支撑,提供专业、权威检测服务,出具国家认可的CNAS检测报告和CMA检测报告。

检测试验找彭工136-9109-3503。